根据《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3.1%。其中,15.6%的未成年人表示曾遭遇网络暴力,30.3%的未成年人曾在上网过程中接触到暴力、赌博等违法不良信息,未成年人网络犯罪情况也日益严重。
对于网络安全,你知道多少?
对于网络风险,应该如何防范?
净化网络空间,有哪些方法呢?
检察官进校园科普讲座告诉你!
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平有限且社会经验相对缺乏,面对未知的网络世界,往往真假难辨,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网络的“雷区”,如何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并规避这些“雷区”呢?10月12日下午,嘉定区检察院的第一检察部的陈炘检察官到我校作网络安全的科普讲座,全体高一学生及班主任参加了本次讲座。
防范网络风险
防范网络风险陈炘检察官从警惕网络陷阱、谨防网络沉迷和网络性侵等三个角度,向同学们科普了如何防范网络风险。在网络陷阱方面,陈炘检察官提醒同学们在网络交友时一定要谨慎,不能轻信不知真面目的陌生人,不能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能随意点击网址填写个人信息;提醒同学们面对网络世界的诱惑,在适度上网的同时健康上网,对于如今颇有人气的网络主播,要注意辨别,更不可任性地进行大额打赏,保管好自己的账号和银行卡密码;谨防网络性侵这一新型犯罪,告知同学们即隔空猥亵也构成犯罪,以及大部分未成年被害人因害怕、羞耻或者被威胁无力反抗,不能成为不法分子狡辩的“自愿发生”。
净化网络空间
陈炘检察官提醒同学们要提高辨别能力,在保护自己的同时,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要传播不当言论,不做网络犯罪的加害者。网络世界绝非法外之地,也绝非无迹可循,陈炘检察官强调同学们不要心存侥幸,千万不要触犯法律的红线。
本次讲座是我校“网络安全进校园系列活动”之一,我们还通过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电子宣传屏、书画征集等多种形式、全方面地向同学们宣讲了网络安全知识,传播正向的文明上网观,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防护技能和网络素养。 讲座观后感 高一(1)班 殷铭 网络诈骗有很多种形式,诈骗团体会针对各人情况给予出脚本,大多数诈骗团伙都是在境外进行。我们要做到个人信息以及熟人家人的信息不外露,在防范别人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意识。 高一(2)班 侯云菲 我们要警惕网络沉迷。当代青少年最容易发生游戏沉迷,偷用家长的身份来充值游戏等。国家所出台的未成年人防沉迷在最大程度上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安全。 高一(3)班 顾歆悦 电信诈骗等一系列黑暗的深渊离我们并不遥远,也许剧本就在路上。大家能做的就是提高警惕,降低网络风险:跳过交友、兼职等诈骗陷阱。不沉迷于打赏主播,游戏迷局之中;加强法律意识,不随意透露自己个人信息及他人隐私。 高一(6)班 孔佳琪 听了这次讲座之后,我了解到了网络存在很多陷阱,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更应警惕网络陷阱、电信诈骗等,不要轻信在网络中交到的朋友,也不要相信所谓的网络兼职,这些会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甚至会成为犯罪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