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习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探索传媒教育之路,彰显影视育人特色,培育个性舒展、求真务实、向善向美的高素质人才。
二、夯实思想基础,打造党建品牌
(一)以思想引领为核心,强化主题教育成果
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教育发展力量,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重点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通过党小组学习、教育大讲堂等多种形式,努力做到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推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
(二)以组织建设为基础,夯实日常学习基础
着力打造党员活动阵地,严格规范党员发展程序。积极申报2020年嘉定区教育系统党员工作室,结合学校艺术特色办学方向,决定成立“影领”党员工作室,并积极筹备9月份实地评估;加强青年干部培养,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做好学校后备干部的培养工作,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和选拔优秀青年教师,为他们的锻炼成长搭建舞台。
(三)加强师德建设,树立先进典型
加强对党员、教师中典型事迹的宣传,积极参与主题征集活动,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庆祝第36个教师节主题活动,倡导教职工学习人民教育家于漪先进事迹,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引导教师争做“四有”教师,切实担当起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三、注重养成教育,形成育人特色
(一)改进德育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1. 树立务实高效的德育工作理念,提高服务能力,建设人人讲奉献,讲团结,顾大局,识大体,务实、高效、进取的德育工作团队,并始终以正确的思想方向、良好的师德形象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
2. 在总结过去一年德育工作和明确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德育常规与研究工作学期细化表”“德育主题活动学期细化表” “德育助困工作学期细化表” “团委工作学期细化表” “学生心理问题应对工作学期细化表”,探索并进一步形成“德育特色工作学期细化表”,以明确工作目标和内容,克服工作上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
(二)加强入学教育,关注学生身心健康
1.期中月度之星和“全体教师任职学生导师”为本学期的新举措。旨在营造良好校风、学风,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
2.本学期,开展全员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巩固心理问题排查、心理课程和心理咨询三级预防系统,同时联合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完善“心理导师制”,进一步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网络。
(三)结合影视育人,凸显学校特色
1.将“主题影评撰写”“主题影视配音大赛”“主题影视金曲卡拉OK大赛” “主题VLOG大赛”“主题微电影大赛”等活动融入学期德育主题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2.建立影视资源库,聚焦德育活动。“德育主题影视资源库”、“德育主题音乐资源库”,尝试开展周末电影会、完善“午间音乐”活动,进一步拓展“艺术生涯研学实践基地”,稳步展开学校三大特色德育活动。
(四)立足生本需求,探索家校共育。在对各级各类家长学校资源和暑期家庭教育专题培训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广泛了解本校家长需求,以问题为导向,探索适合本校家长特点的家长学校课程体系。
(五)依据防疫要求,做到落实落细。继续执行好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学生行规、班级管理、午休管理、晨午检、日间巡视、开窗通风、校车、住宿、知识宣教、心理防护、突发疫情应对等多个防疫方案,做好分散就餐工作,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统计与上报工作。
四、立足课堂升级,催育教师生长
(一)着眼课堂教学,探寻思维升阶
本学期在教学上主要以“升阶课堂”为载体,着眼课堂教学,深度挖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探寻学生思维品质的升阶。本学期的升阶课堂主要分三个阶段来实施:诊断阶段(前3周)——课堂、作业改进、个别化辅导。优化阶段(前10周)——以学科为单位,每位教师“开放课堂”。展示阶段(第12周)——教学评比与展示。
在深度研究教学的过程中,力求改进每一位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在高度参与课堂的过程中,优化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师生共同发现问题、改进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课堂教学得以不断提升,探索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着力素养导向,升级教育理念
本学期师训工作拟通过老师们在升阶课堂中的“教学实践”和“课程设计”,把握住课程的核心内容。本学期师训重点工作,主要以提升老师“创新素养”为主旨,通过外请专家及时对新教材的教学设计进行有效学习,通过在线培训了解信息化时代下教师的新要求,借助“卓未来”教师培养计划与“翼未来”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依托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与区教育学院进行创新驱动。
(三)整合主题活动,体现办学特色
本学期我们将整合艺术节、科技节与体育节三项学生活动,按照“重普及、促提高、抓特色”的工作路径,争取主题活动与学校特色相结合。同时,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社团活动为辅助,借助上海大学、教研员等优质资源,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整合课程资源,梳理两类课程
伴随学校影视传媒教育的办学特色逐渐清晰,学校的课程规划也日渐明朗,目标明确。本学期我们将以三类课程为中心,努力实现社团、拓展课、研究课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继续架构学校的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过程中,主抓过程管理、成效评价等环节。不仅要开好管?、还要管理好拓展课。在上大专家的指导下,以拓展课为核心,带动学生社团活动、比赛准备、课题研究、生涯规划等。另外,为了推动学生的研究性课题,我们将从本学期开始,以高一、高二四学期8学时的学生科研讲座着手,督促各年级在规定时间结点完成的研究课题任务,尽量超前完成。
(五)加强课题培训,建设科研梯队
教师科研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带动教学,教研互促,良性循环。因此,科研工作的重点为“科研梯队化,学术成果化”,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稳步推进各类课题和研究项目,做好活动展示,中期、结题工作。优化课题的构成,在原有三个在研一般课题、一个在研青年课题的基础上,科研室将继续组织做好区、市级课题申报工作,力争在青年项目、一般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上实现上报和立项数量、质量的突破,保证每个教研组至少申报一个校级或以上课题。
第二,培养新的科研力量,通过学术沙龙、外请专家讲座、优秀科研教师分享、新手教师和成熟教师师徒结对等形式,切实提高一线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论文写作能力,并将去年和今年的论文成果结集印刷。
五、增强服务能力,推进民主管理
(一)加强学习,宣传弘扬先进
1.加强思想理论学习。继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强化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凝聚思想共识,激发责任担当,将学习行动融入工会工作实际。
2.创设建功立业平台。以积极争创工人先锋号为抓手,通过部门联动等方式,积极创设平台,助推青年教师成长,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技能竞赛。通过岗位练兵等载体,不断提升教师教学基本功和教书育人的能力,强化敬业精神,激励岗位建功。精心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师书法、绘画、钢笔字和板书比赛,力争成绩有新突破。
(二)强化职能,落实服务保障
1.做好帮扶保障工作。全面落实2021年元旦春节送温暖、“爱心一日捐”帮困等传统帮扶项目;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市、区、教育系统和学校的多重互助保障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校的慰问制度,做到帮扶慰问切实有制度可依,有章可循,切实将帮扶保障工作做细做实,充分体现工会组织的温度。
2.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
关心教职工生活,对生病或有困难的教职工做好慰问工作,时刻把教职工的冷暖挂在心头,把组织的温暖送到教职工的心里。
3.尽心为教职工做实事。集聚各类资源,依托市教育工会和区总工会实事项目,积极自主拓宽载体和渠道,通过互动、联动等形式为教职工提供文化活动、生活服务和便利;组织开展单身青年教师联谊活动等。
(三)注重发展,推进文化建设
1.精心策划文体活动。积极倡导“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理念,不断丰富教职工的校园文化生活。通过教育工会和各片组联动,策划开展融时代性,参与性、互动性、趣味性等一体的受教职工欢迎的文体活动,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展现教职工的精神风貌。精心组织教职工参加上级部门各类赛事活动。
2.大力推进校园社团建设。积极探索学校工会创建舞蹈、乒乓球等社团,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以注重品质与内涵提升为重点,促进基层工会进一步创新机制加强教工社团建设,结合实际不断拓宽活动阵地、文化阵地,促进教职工在社团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中修身、健行、养心、博雅,不断提升素质修养。
(四)完善机制,促进工会建设
1.推进学校民主管理。进一步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规范操作程序,发挥教代会在现代学校制度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的参政议政意识,认真落实提案制度,并做到件件提案有落实,切实让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规范票决制的落实,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2.规范经费管理监督。强化工会经费管理,统筹合理安排经费。加强对工会经费收支情况的审查,做到经费使用公开、透明、规范。
3.加强女工组织建设。继续开展“妇女之家”建设,维护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六、加强文化建设,打造智慧校园
1.做好校园宣传,提升文化内涵
结合学校特色,营造文化气息浓郁、艺术特色鲜明的校园“硬环境”。继续做好学校举办、承办的各类活动、校园网建设、学校微信平台的运营等宣传工作。进一步明确分工,详化工作步骤,提升稿件的质量,提高审核、修改的能力;不断学习新技术,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凸显出学校特色,打造校园的文化名片。
2.借助科技手段,打造智慧校园
本学期要继续做好钉钉智慧校园的创建工作,挖掘钉钉丰富便利的功能,方便满足老师们的各项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利用钉钉用车申请、电教报修、请假、外出、物品领用、总务保修、智能薪酬等,切实方便教学管理,提高办公效率。
七、做好后勤管理,应对学校规模扩大
(一)科学合理执行项目
本年度有10多个项目申报获批,其中设备添置类都已完成,创新实验室工程基本完工,进入验收阶段,内涵发展类项目还在进行之中。因此,按时完成内涵发展类项目、做好工程验收、及时请款、付款,加快年初预算执行进度和完成率。
(二)细致做好防疫工作
上海市教委颁发《上海市中小学和幼儿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工作指南(第三版)》,再次强调了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要常抓不懈。开学后,学校继续按上学期的疫情防控措施、制度进行落实。做到物资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人员到位、制度落实到位。作为总务部门,加强对门卫、食堂、保洁人员的重点管理和制度落实,严格按照制度执行防疫标准。
(三)规范物品采购流程
关于物品采购流程,本学期开始按以下程序执行。各组室人员如需采购教育教学用品,先向部门负责人提出书面申请,由部门负责人审核,审核通过后部门负责人交由校长审批,校长审批同意后,申请单交由总务负责采购。
(四)加强专用教室管理
随着学校社团活动的开展、拓展课的实施、创新实验室的增加等因素,专用教室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在前期的工作中发现,在这方面的管理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课后教室门不关、教室内器物摆放凌乱、部分设施损坏等情况。本学期开始尝试由社团带队老师或拓展课老师专人管理,钥匙专人专管,做好专用教室的开、关,室内器具的整理归类,不得擅自把专用教室器物搬到别的地方。
(五)尽力配齐后勤人员
随着学校班级数的增加,人员的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也逐步提高。本学期人事部门已经向教育局人事科申请,增加后勤人员编制,希望以此能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上海大学附属南翔高级中学
2020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