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2023年度嘉定区教育科学研究青年课题成果奖评选中,我校再创佳绩,万玉本、陆瑶老师分获区一、二等奖。
获奖证书
个人介绍:万玉本,中共党员,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一级教师。深度参与了多项市、区级高水平课题。先后参加孟琰玲上海市双名工程攻关计划、沈国全嘉定区语文学科高地、沈国全上海市语文学科教育与教学实践研究德育实训基地。多次开设区级公开课和区级讲座,交流、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课题收获:教育科研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理想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做课题研究就是发现、分析、实践、反思的循环迭代过程,其实这也是自我心灵成长的进路。作为青年教师,做课题时总是想力求完美,总是担心学理不够成熟,面对专家提的诸多建议,更是常感到顾此失彼,内心挣扎。但也许正是经历了“望尽天涯路”的迷茫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煎熬,才有最终“灯火阑珊处”的顿悟。“容错本来就是科研的一部分”,给自己一点试错的空间,不要害怕也不要焦虑,这句话与青年教育科研人共勉。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用循证的方法解决学生真实的困难,课题研究,我们一直在路上。
个人介绍:陆瑶,中共党员,教育硕士。从教以来,陆瑶老师积极探索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的渗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曾获上海市第三届“外教社杯”高中英语新教材微课展评三等奖、区“停课不停学”教学评比一等奖、区教学新秀大赛二等奖等。此外,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开展课题研究,曾获区“教育现代化”论文评比二等奖,主持区教育科学研究青年课题。
课题收获:不断夯实自己的学科素养是每一位青年教师的职责,我很荣幸能够获得本年度嘉定区教育科研青年课题成果二等奖。一个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的人,总会超越现状,总是虚怀若谷,总能不断前行。这次获奖给科研路上刚刚启航的我注入了动力,也让我深知将来的教学之路上需时刻保有问题意识,让科研不断激发我的教学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