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训之路 > 正文
【师训之路】在情境中思考,在“真实”中互动——“翼·未来”教师发展项目系列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

为了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自我诊断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1031日上午,生物组特别邀请了“翼未来”导师——金山中学正高级教师陈红梅老师莅临指导。组内青年教师徐陈舒开设了高一必修1《细胞各部分结构分工又合作》公开课,周义道老师开设了高三选择性必修2《种群与群落》专题复习课。

徐陈舒老师利用白细胞的自我介绍入手,让学生有代入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再从细胞核的结构开始分析,用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呈现细胞核的各部分结构,引导学生得出细胞核的两大功能: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主要储存场所;②细胞核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徐陈舒老师给出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并合作利用制作的细胞器模型,推测、归纳和演绎分泌蛋白和合成与分泌路径,建构细胞结构之间相互合作关系的概念框架图。最后,引导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助蛋白质填写分泌干扰素的工作记录,从而能够理解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认识到细胞各结构间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

wps_doc_0.png

陈红梅老师对于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表示肯定,赞扬了这节课的课堂活动和学习资料丰富,徐老师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活动,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她也充分利用了细胞器模型,自主构建了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过程概念图,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锤炼了概括总结能力。

陈红梅老师也提出期望,希望教师的板书设计更完善,以便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有更清晰的认识。

wps_doc_2.jpg

周义道老师以“高原鼠兔种群泛滥,但是科学家却说鼠兔是生态系统的功臣”这一论断作为情境导入,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本章知识点不多,但内在的逻辑性很强。他利用大情境贯穿“种群与群落”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起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学会分析生物群落的特点。

图片12.png

陈红梅老师肯定了周老师利用大情境来贯穿课时内容的设计,在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逐级深入。帮助学生温故知新,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课堂感兴趣,而且还为接下来的生态系统学习做好铺垫,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陈老师也带来了高三复习的建议,教师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如何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wps_doc_4.jpg

在这次活动中,带教导师提出的宝贵建议让老师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教学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相信老师们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筑师生互动的“真实”教学生态,向更好的课堂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