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下午,以“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活动设计与实践”为主题的区级公开课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员雷世清老师指导此次教研活动。本次公开课授课内容为沪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平均值不等式及其应用(1)》,由我校刘安美老师执教,全区高一数学老师代表与我校教研组数学老师共同观摩研讨活动。
观课与上课
本节课分为七个环节:开门见山,引出概念——探究定理,深化理解——例题讲解,应用巩固——自主练习,迁移应用——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分层练习——初评反馈,查找问题。公开课伊始,刘老师先介绍两个平均值概念,带领学生严格代数推理,再介绍平均值不等式的几何解释,经历分析、归纳、猜想、证明得到平均值不等式,渗透从特殊到一般、作差比较、整体代换、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文化价值。
在例题、变式及练习中,刘老师运用投影、板演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平均值不等式使用条件,问题层层递进,使其对平均值不等式的认知螺旋上升。最后帮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体系,鼓励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探究。本节课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习更有温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在课堂中焕发生命活力,提升学生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及直观想象核心素养。
研讨与交流
在评课环节,刘安美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来自区内各兄弟学校代表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节很成功的展示课。教师板书工整,能娴熟运用白板,作业设计体现分层,过程性评价及时到位,重视培养学生思想方法和数学阅读能力,赋予课堂新的生机和活力。
嘉定区教研员雷世清老师进行点评指导,他认为本节课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让学生动起来,问题指向明确,课堂追问环环相扣,语言表达流畅,深挖新教材,关注细节,时时评价,教师板书、学生练习规范。根据思维导图对本堂课的关键内容进行强调和总结,在充满“数学味”的留白中自主思考,是值得推广的一节公开课。
本次教研活动在雷世清老师和我校教研组的大力协助下圆满完成,体现了数学组浓厚的研讨氛围。雷老师期待我校数学教研组能在未来教学实践中找到更多课堂深度教学的突破口,实现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