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研天地 > 正文
“空中课堂”是谁的课堂?——记2021学年暑期教师培训之语文组教研共建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02日

为了进一步研究双新课程实施推进及课堂教学变革,8月29日下午,上海大学附属嘉定高级中学语文组成员共聚一堂,进行教研组共建教研。活动中金山区教育学院师训部主任顾燕文老师为我们带来以“基于‘空中课堂’的‘双师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为主题的讲座,犹如一缕凉风吹拂心灵。

“空中课堂”资源丰富且珍贵,如何让空中课堂资源实现价值最大化?顾燕文老师的讲座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讲座伊始,顾老师从“空中课堂”的产生背景谈到“空中课堂”运用的课堂调研。她指出,课堂调研显示90%以上老师日常使用资源情况不均衡,出现全部用、局部用和全不用三种状态,其中教材中的新课文使用最多,传统文言文使用最少。

接着,顾老师用三个具体的课例生动地展示了教师运用空中课堂的三种方式:学用、化用和借用。这三种运用方式可适用以下课型:教师主导的传统课堂、体现情景化师生共研的翻转课堂和学生主体的就地转换模式课堂。顾老师通过图标,展示三种运用方式中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的比例及空中课堂在线下课堂的占比。这让我们看到空中课堂名师和线下教师“双师”的三种关系:培训、共建和合作。三个课例没有优劣之分,适合与否,如何选择,全由教师、学情、校情来决定。

活动中,张丽杰、万玉本、韦艳艳三位老师分享了他们空中课堂的使用情况;罗庆斌、刘宏老师则根据学情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大家在教学研讨共建中,分享教学智慧。在参与研讨的过程中,顾燕文老师还为大家分享了自己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成果。整个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大家对语文教学的思考被激活了。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生”,教育的变革也如这季节的轮转,秋行夏令则不合时宜。每一个教育人都应在变革中努力探索,改变我们自己,改变我们的课堂。活动的最后,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每个人都有成长的意愿,人都是愿意改变的,不要惧怕改变。

顾燕文老师把“空中课堂”的研究与不同的教学环境相结合,从“空中”到“线下”,宗旨就是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她声情并茂、深入浅出的分享,在座教师都觉得干货满满。在实施“双新”课改的当下,面对学生的变化和理念的更新,希望每一位老师都将成为智慧的实践者和资源使用的创新者。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