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与学生之间没法面对面时,学习过程中的效能如何呈现呢?我们看到了一些这样的笔记——逻辑清晰的思维导图、方正隽秀的字体、生动形象的图识……一字一句,一笔一划,这或许就是上大嘉附学子云端学习过程中踏实走过的印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自律”“高效”“到位”……这些优秀的品质逐渐显现出来。
高效的笔记可以是怎样的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工整型】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同学的笔记本,能够像书册一样整洁,每一课、每一章节的学习重点和思考过程工工整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高一(3)班
甘晨怡《各学科笔记汇总》
高二(2)班
顾雯奕《化学学科笔记》
【随记型】
也有一些同学,更喜欢将笔记内容记录在相应的书本条目、练习试卷旁,让书本和知识点紧密的联结。
高一(2)班 陈馨语的语文课本
高三(1)班 方飞的试卷
【思维导图型】
还有一些同学,会在学习过程中尝试梳理逻辑,他们会运用思维导图、表格等工具,分门别类地将学习重点建立起逻辑关系,让每一堂课、每一门学科的样态呈现出来。
高二(2)班
倪晨瑶《古代汉语语法笔记》
高三(1)班
吴沁《政治学科笔记》
除了笔记的形式有所差异,不同学科也自带“独特的学科气质”——
高二(1)班 陈思琪:
语文笔记中的不同颜色代表了我课后还需要努力温故的程度。
高二(4)班 张怡蓉:
数学是一门注重过程的学科。过程越详细,对课后的复习和举一反三的增进更加有助力。
高二(2)班 李君怡:
英语学科中词汇是血肉,规则是骨架。只有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把血肉和骨架都清楚标识出来,才能让英语的生命力蓬勃起来。
高三(2)班 刘佳荷
高二(5)班 陈家慧:
当物理学科的各种场域模型呈现在笔记中,我们才能更好地从具象世界走向抽象的科学想象。
高二(6)班 倪沈悦:
化学笔记展示的应该就是化学元素世界里的有常与无常。
高二(1)班 卫欣怡:
生物学科最美之处就在于一点点解密自然科学最美的样子。
高三(6)班 蔡雨晨:
政治哲学的魅力在于“思维的辩证”,我们的笔记能够时时提醒我们可以“换个角度看事件”,让自己不会轻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高三(3)班 张佳琦:
当我把历史学科的笔记系统梳理之后,我洞悉到了历史学科呈现的“纵观古今”的视角,沉淀下的智慧与教训,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基石。
高二(2)班 顾雯奕:
地理学科魅力常在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那么我的笔记就要把这“大美”的真谛慢慢揭示出来。
高一(3)班 郑丹迪:
其实,每一堂艺术课的笔记,都是我在艺术世界中雕琢的见证。
其实,无论用什么形式,把笔记记成了什么模样,只要是适合自己的方式将师之所言,变成我之所悟,那么我们可以无憾的对自己说一句:这一季的青春,我一直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