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指导 > 正文
【卓凡大讲坛】江南文化的影像书写——看电视剧《梦华录》有感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7日

江南文化灵动隽永,重视教化,同时又兼容并蓄,形成了具有独特审美的多元文化。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参与者,青少年应当更加关注和重视自己国家的文化,了解江南文化不仅是学习历史、艺术等知识,更是在培养自己文化认同,提升自己的文化感受力,从而形成文化自信。

1227日下午,我校第47期卓凡大讲堂特邀上海大学冯果教授为我们带来《影像中的江南文化——梦华录》的专题讲座。冯教授以电视剧《梦华录》中所呈现的江南文化为例,向同学们介绍了江南文化的诸多特点。

冯果: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导;发表《对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思考》《从威仪到雅正:新时期初期表演美学与形象塑造》等100余篇电影学术论文,参演《春蚕》《我爱杰西卡》《葵花地的女人》《内沙》等多部电影电视。



江南文化特点

江南文化首先是一种移民文化。冯教授通过两个例子介绍了江南移民文化的历史渊源:古代周朝亶父因想传位给王孙姬昌,他的两位儿子太伯和虞仲为了成全父亲的心愿,剃发、纹身,离家出走来到江南;两晋南北朝之际的衣冠南渡:东晋、宋、齐、梁、陈之定都江南与衣冠文人因躲避战乱,从而来到江南。

文人的南渡,使得江南地区尤其注重文化教育。从倪瓒的画和宋徽宗的瘦金体中,我们可以看到文人柔和、细腻的一面。江南的女性同样也才华斐然,从董小宛和柳如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南女性外柔内刚的才女形象。南方崇拜的神又多为女性,如夏之涂山氏(大禹之妻)以及楚之高唐神女(赐子之神)等。这都赋予了江南文化一种阴柔温婉的气质。在《梦华录》的几个片段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江南文人的其他细节,书房窗外的自然和书桌上的绿植往往同时出现而又相得益彰,江南的诗书文墨便这样流露在天然和谐之中。

作为儒家正统文化补充的商贾市井文化也是江南文化的一部分。《花间集序》之锦衣玉食,高楼美妾便体现出了江南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的气质。不过,江南文人对这些精巧之物的追求也正反映了江南文化在文明进程中越来越低的声音与其实际无法与北方意识形态抗衡的命运。

江南文化还有其自由无为的一面。宋朝以文治国,推崇传统、修身养性,道法自然,此文化基因又分别蕴含于江南的江水山林、绿植花卉中。配合着《梦华录》中相应的镜头以及《富春山居图》中自然图景,冯教授从道家的角度分析了这些意象所体现出的隐逸、自由、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与时间流逝之意。



讲座最后,冯教授展示了传统国画与《梦华录》中出现的色彩。通过对比其与现代街景广告中的非自然的颜色,同学们感受到了色彩及色彩背后审美意识的冲突。

冯教授的讲座向我们展示了江南文化的深厚意义以及历史发展对我们的影响。通过她的讲解,同学们开拓了眼界,感受到了江南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还应该懂得欣赏和宣传江南文化的美,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受益于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