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家指导 > 正文
【伟长讲坛·第十一期】点亮笑容,营造幸福校园,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8日

你幸福吗?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异常困难你幸福吗?虽然听起来觉得虚无缥缈却又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每个人都走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但是又好像未曾真正地触及幸福。因此,与其不断地追问自己是否幸福,不如转换一下思考方式,问问自己怎样才能更加幸福?上海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第十一期伟长讲坛特邀上海市首批正高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卢广华校长,为集团各校教师开设题为点亮笑容,营造幸福校园,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的讲座。


讲座伊始,卢校长以现代化的校园内,今天我们幸福吗?这一问题切入主题。卢校长认为,当今社会幸福感严重缺失,主要是因为社会暗藏从上到下的不平等,总有些目光喜欢透过有色眼镜看人,以及深入国民性的区别与歧视。再反观被社会誉为世外桃源的校园内,教师们都幸福吗?孩子们都幸福吗?校长们都幸福吗?答案想必也难以定夺。教师们要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巨大的精神负担;孩子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校长们要处理各种检查、上级布置的工作,时刻关心校园内的方方面面。校园内的每个人似乎都很疲惫,似乎都有永远做不完的任务,似乎都距离幸福越来越远。

接着,卢校长从当代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状况入手,为老师们细致地分析了学生的所思所想。他们较多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与获得,忽视精神需求、理想追求,以及对他人的付出与关怀方面所获得的幸福体验。卢校长以一份调查报告中的数据为支撑,为我们说明了当今的学生群体中,愿意为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的越来越少,学生的行为越来越具有功利性。卢校长认为,人不是物,人也不应该仅仅作为物存在。当人被物所异化,他就没有了幸福感。

随后,卢校长又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霍华德金森的《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这一调研故事为例,为我们阐明了人的幸福感取决于什么。调研报告显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最幸福,一种是淡泊宁静的平凡人,一种是功成名就的杰出者。根据这份调研,卢校长又深度挖掘了幸福到底来自何处。他认为幸福是爱的无私奉献,是责任的自觉承担,是被人需要的精神需求。而作为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唤醒我们的职业幸福感呢?卢校长从克服职业倦怠和提高幸福指数这两方面,详细地为我们传授了多个妙诀。

最后,卢校长以罗素在《幸福之路》中写下的一段话为讲座收尾:幸福只可以接近,不可能完全达到,但追求它却能使人生更美好。卢校长衷心地祝愿我们全体教师,能够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努力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