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距离2024届等级考尚余二十日之际,心理教师王玲婷为高三学生们开展了题为“心灵滋养:助备考之路,绽智慧之花”的专题讲座,以帮助学生们点亮智慧之光,破焦虑之茧,展梦想之翼。
调适“压力”君
“如果有颗药丸吃下后压力会立刻消失,你会吃吗?”
一声整齐划一的“会”响彻全场,随后同学们相视而笑。但在分享理由时,王老师却听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回答:有压力时,总觉得身心俱疲,想要压力消失;但是如果压力真的消失了,我怕我会没有行动的动力!王老师表示这是一种很冷静、很理性的“矛盾心理”。
她建议同学们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出现时,可以去心理辅导中心涂鸦墙涂鸦、拥抱玩偶放松、与老师谈心,也可以做一会儿喜欢的运动、听一段轻音乐、或和理解你的人一起散步或倾诉、写只给自己看的心情日记等等。
直面“怀疑”君
“怀疑自己能不能考好”“怀疑自己的努力有没有意义”“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去”,当“怀疑”的藤蔓来缠绕我们的内心时,王老师来支招:
第一招是直面怀疑——对在意之事,我们常担心其结果不如意,这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但是需要时刻告诉自己:这种情绪只是因为在乎导致的紧张,不是事实;
第二招是相信自己——告诉自己,积攒了近十二年的知识、能力、智慧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退,只要坚持做出有效的行动,王者归来即时生效。
扫除“迷失”君
“xx进步好快,我怎么这么慢?”“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xx!”
有时候,当我们的关注焦点不在自我目标实现上时,就会渐渐“迷失”前行的方向,随之备考焦虑感就会悄然而生,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察觉状态是走出迷失的第一步;
第二步:重申并强化自己的目标和意义;
第三步:回归到达成目标的自我行动中。
让自己每时每刻都定位在“我的梦想”的征途中,我们就会充实而有力量。
最后,王老师提醒高三学子,人生之路长远,高考只是其中的一个小插曲。放下包袱,尽力而为,把高中三年所学、所知、所会的都呈现出来,就是交给自己最好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