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为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帮助家长深入了解现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各年级家长学校活动。
专家讲座——播撒科学育人理念
“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
孩子升入高中学段,学习方式和身心特点发生跨越式变化,对家长处理亲子关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学生需要什么样的亲子关系?上海市优秀班主任蒋凌雪老师将前期的问卷调查结果为依据,为高一年级家长带来主题为《关系:生活的开始》专题讲座。她鼓励家长做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倾听者、引领者。我们相信,教育是过程、是生活,而不是目的。
“家庭是第一课堂,也是终身学堂”
高二阶段的学生,容易出现学习上的懈怠和生活上的迷茫。上海市“十佳班主任”杜嘉陵老师的讲座《与孩子一起成长》为高二家长们来支招。杜老师从“放养、圈养、鸡娃”三种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入手,为家长们讲解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指出家长也需要从自我入手,不断调整、思考、学习、成长。每个大人都曾是孩子,希望家长的理解始终与孩子们的成长相伴随行。
“相信接纳的力量,赋予我们从容应对的能力”
升入高三,孩子的压力与焦灼感增强。德育特级教师付丽旻老师为高三年级家长带来主题为《赢在高三,跟孩子一起成长》专题讲座。她为家长详细分析了孩子焦虑的原因,为家长提供了帮助孩子科学克服焦虑的措施。其实焦虑除了考试本身之外,还有其带来的“差结果”。从某种意义上,家长对考试结果的“接纳力”是环节学生焦虑的良方。
家校论坛——分享教育路上的新启示
家长说——
各年级家长代表热情分享了家庭教育的经验。相互尊重,关注孩子内心诉求;合理督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等。家长们的分享在现场收获了共鸣。在家校共育中,我们发现,如果没有从孩子视角出发,眼中只有成人利益,是不能洞察孩子的内心真实需求,也就无法激发他们的内驱力。
教师说——
年级组长结合高中三年不同的学业特点,为家长们分析学生目前已经或即将呈现的共性问题,在真诚的对话交流中为家长们提供科学合理、经验共享式的家庭教育建议,这使家校之间的互动配合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的指向,凸显“有效深入”的特点,让家长们从迷惘焦虑走向明晰从容。
年级家长会结束后,部分班级开展班内交流,就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家庭和学校皆是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应保有发现人、成全人的初心。在孩子意兴阑珊的成长路上,我们需要给他们提供成长的力量和精神的养分,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解开一道道难关,开启一扇扇人生的惊喜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