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线】怎样说,学生才会听?
来源: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3日
班主任是班级的建设者、组织者与领导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当95后班主任与00后学生发生碰撞时,该如何提升沟通有效性呢?为此,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正高级教师郑艳红应邀来校为班主任们设计了一场沉浸式培训,提升班主任工作中的自我觉察和冲突的应对。
培训伊始,郑老师先通过两个小游戏让班主任体会多感官的沟通方式,从而引导出人际沟通中各种潜在心理。分享中,班主任们了解了萨提亚的冰山理论以及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
郑艳红老师向老师们介绍了萨提亚的五种常见沟通模式: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一致型。并且邀请了两位班主任演绎“学生上学老迟到,老师会如何处理”的情境,为各位班主任直观地重现情景。扮演迟到学生的班主任说:“作为学生,其实与班主任的沟通是充满了压迫感的,尤其是当着全班同学面,只想着尽快解决迟到这件事,因此会采用打岔和讨好的沟通方式想尽快结束对话。”扮演老师的班主任反思自己的沟通细节时,认为采用的超理智型的沟通方式太过冷静,没有把握学生当下心态的沟通一定是无效的。
郑艳红老师提出绝大多数人在遇到需要处理的人际关系难题时,都会采用前面这四种表达模式以掩饰自己的软弱,只有很少的人能够真实一致地表达自己。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拒绝思维定式和惯性思维,培养用一致型的沟通模式与学生交流,做到愿意向学生表达自己的期待和愿望,并且愿意聆听学生的想法,相互分享,尊重自己、他人,也能顾及到环境因素。
一场换位体验式培训,让全体班主任更加明确了师生沟通的要义,并将尝试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提升观察力和共情力,使学生乐于真诚地与班主任沟通交流,提升教与学的“幸福指数”。